心内科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2-11-12 来源:周浦医院 浏览次数: 次
心内科健康教育 目录 1、心律失常 2、冠心病 3、高血压 4、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 (一)心律失常 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常见的有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常见的有窦速、窦缓、窦停、窦不齐、逸搏、早搏(心房/心室)、扑动与颤动(心房/心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三、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与其疾病相关的防治与急救知识。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2、休息及卧位: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h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充足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3、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避免刺激。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4、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位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解便习惯。如有便秘,可用手沿结肠走行方向轻轻揉压,连续数日未解便,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无效时可戴手套润滑手指后轻轻将粪便抠出。定时测体重。 5、氧疗护理: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宜的氧流量。 6、药疗护理:掌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如应用洋地黄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准确掌握剂量,用药前后密切注意心率、心律变化;扩血管药物应用时应定时测量血压,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抗凝药物应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7、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随身带好保健卡,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 (二)冠心病 一、病因: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都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二、健康宣教: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服用抗凝药物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血尿等),如有应及时就诊。 2、合理调整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禁烟酒。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及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3、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解便习惯。如有便秘,可用手沿结肠走行方向轻轻揉压,连续数日未解便,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无效时可戴手套润滑手指后轻轻将粪便抠出。定时测体重。 4、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长期卧床者每2h更换体位,从第二周开始,可鼓励在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两周后可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6、氧疗护理:根据缺氧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流量。 7、注意劳逸结合,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就诊。 8、心理护理:避免使患者烦恼、激动的事,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9、指导患者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10、康复训练,运动原则:循序渐进。例如:七步程序运动方法—被动或主动床上运动→床边坐位→热身运动→被动活动和体操→被动运动和体操试走台阶→继续上述活动,下楼梯,步行150m→继续上述活动,步行150m,继续安排回家后的运动。
备注: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分型,健康宣教内容涵盖其中。 (三)高血压 一、WHO定义: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正常成人动脉的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二、健康宣教: 1、环境:应避免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 2、合理休息与活动:应根据病情进行适度规律活动,避免过度运动,如活动中出现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3、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6g;保证足够的钾、钙摄入;超重者应限制热量及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4、排泄: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适当按摩下腹部,必要时可根据医嘱适当使用缓泻剂,以防过度用力时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5、告诉病人及家属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说明高血压需要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定期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6、服药期间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a) 告诉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等,在联合用药、加量是应特别注意。 b) 指导患者预防的方法:如起床三步曲、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时动作宜缓慢、睡前服药、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避免大量饮酒。还应指导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取头低足高位平卧,抬高下肢。 7、适当参与运动,肥胖者控制理想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 8、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9、定期随访,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四)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 一、机制: PTCA又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它是通过穿插桡动脉或股动脉方法,将导管、导丝、扩张球囊送至冠脉内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至数分钟,球囊产生的机械挤压,使狭窄节段的粥样斑块撕裂、拉断和压缩,冠脉内膜和部分中膜撕裂,重新塑形,消除或改善冠脉狭窄,使冠脉腔径扩大,血流增加。 二、健康宣教: 1、合理调整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禁烟酒。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及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2、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适当按摩下腹部,必要时可根据医嘱适当使用缓泻剂。 3、遵医嘱按时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服用抗凝药物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血尿等),如有应及时就诊。 4、勿过度劳累,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保持心情愉快。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肥胖者控制理想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 6、观察有无心绞痛症状,定期复查心电图。若行支架植入术,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支架植入处冠状动脉有无狭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