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家门口也有了优质医疗资源——周浦医院
发布时间:2017-10-20 来源:周浦医院 浏览次数: 次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去五年,浦东深入推进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推进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医疗资源匮乏的中部地区,硬件和软件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居民带来了便利。 周浦医院承担着浦东中部100多万人口的医疗、应急救援、康复、预防的任务。过去,由于医院的老院区规模有限,医疗资源不足,很多周边的百姓要跑去很远的市区三甲医院看病,不方便。 2013年,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配置,占地120亩的周浦医院新院区全面投入使用,医院在科室设置、学科水平、服务人群、医疗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2016年2月,周浦医院加入了儿童医学中心牵头的上海东部儿科医疗联合体,儿科诊疗能力大幅提升。浦东中部地区的患儿不仅能够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还不用往返市区跑远路看病。 下一步,浦东新区将继续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准,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为公平,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编者按】: 胡老伯是一名房颤心律失常的患者。10月23日,胡老伯按期来医院做心超检查,复查评估心脏功能。怀着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胡老伯给医生送上了自己特意写给医院的一封信。 我叫胡行根,去年8月,在周浦医院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明天,我就要来医院做心超检查,复查评估心脏功能。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值此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怀着庄严而激动的心情,通过直播视频聆听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身为一名党代表,一名年老患病的老同志,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我党“立足本职,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等振奋人心的基本方略,大大的提高了我们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获得感!我们所深深热爱的祖国如今这么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今天,我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周浦医院的就医体验,也祝福各位病友早日康复! 国家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关心民众 政府真真实实的把我们老百姓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改革了医疗卫生措施,方便病人就医、降低医疗费用等各个方面,使得我们这些老年人能够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能够颐养天年,老有所依病有所治!解决我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问题。 加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我是住南汇的,以前有啥病总往市区跑,看个病来回几个小时。我们最怕得病,病了的话感觉不安全无依靠。 但是,自从加快大浦东建设以来,这里不一样了!三年多前,周浦医院从一个简陋的卫生院似的破旧医院,搬迁到了崭新的新院区,老百姓都喜闻乐道,是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卫生局领导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共产党的求真务实、造福于民! 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造福百姓 我是一名房颤患者,发病后四处求医,为了防止中风每天还必须服用抗凝药,但是效果不好,还经常需要验血(吃多了有出血的危险)。为此我经常疲于奔命各大医院。后来偶然的机会听说新建的周浦医院引进了心血管方面的专家,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来的,最后当我看到李新明院长、宁忠平主任他们那专业执着严谨的对我的就医态度,一下子就感觉:我来对了! 于是我在周浦心内科完成了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恢复相当好,3天就出院了,术后可以预防90%的血栓再也不用终身服药!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最怕中风手脚不能动(安享晚年却只能躺着很痛苦啊)!现在经常可以和老伴外出走走、拔牙什么的小毛病都不担心啦!房颤这个毛病现在也根本就不用担心真是很开心,国外的新医疗技术不出国门,一样可以得到惠及于民。 手术后,我特意关注了一下周浦医院的心内科,这时,我才进一步知道:周浦医院给我做手术的专家们,是全国心血管疾病术邻域顶尖的专家,是左心耳术封堵全球带教专家、是上海市的重点专科!真没想到,这么大牌的名医就在我们身边!政府居然把名医都请进来,还安排在了我们郊区,“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是我们的后顾之忧! 以前,我还总害怕检查食道、心超(恶心想吐不舒服),所以能拖就拖。就在前几天主任告诉我,已经改良了,现在,睡一觉就能完成检查。如今,医院服务流程在不断改进、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医护人文关怀也不断在便民贴心,这都是卫生领导们的管理有方!使我倍感温暖! 今天,我健康如往昔,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感谢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我们浦东卫生事业的发展!我衷心祝愿:我们全中国人民在习总书记的引领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信我国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我们中国自豪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