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卒中 急送医院莫耽搁
发布时间:2020-07-03 来源: 浏览次数: 次
近日,演员潘粤明的一则微博引发网上巨大争议。6月19日,他在微博上发文称赞母亲“用测血糖的针”为新发脑梗的父亲“在家放血治疗”,顺利帮老爸渡过了难关。6月20日中午,医学科普博主丁香园转发了潘粤明的这一则微博,并否定“放血疗法”的科学依据,称“十指放血,不能治疗任何心梗脑梗”,还附上一张5月25日的日历配图——“突发脑卒中时,不要针扎手指”。随即,潘粤明再发一则微博为19日发布的那则微博道歉,表示不希望误导大家,同时提醒网友生病一定要重视,要去医院按照程序认真检查。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卒中(如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如脑溢血)。其中,缺血性卒中,也就是人们说的脑梗死最多见,约占八成以上。《中国脑卒中预防报告》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而且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发生脑梗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徐晓云主任介绍:“目前针对脑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方案是溶栓。脑梗发病后,要尽早到有资质的卒中急救医院进行相应的头部CT、磁共振等检查,以确诊和评估病情,在条件许可下应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争分夺秒地开通血管。”“溶栓的有效时间窗是3~4.5小时,即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到达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才能确保获益,尤其是在‘黄金3小时’之内进行溶栓,那疗效是最佳的。如果多拖延耽误一分钟,患者的脑细胞就会更多地死亡,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徐晓云主任介绍,“脑梗患者发病在6~24小时内则可进行动脉血管取栓治疗及抗血栓的药物治疗。”徐晓云主任强调,即使超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窗,患者仍应以最快速度到医院完成评估并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伤害。”徐晓云主任介绍:“溶栓治疗是目前全世界脑梗临床治疗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法,18岁以上患者只要符合手术指征都可进行。目前,浦东新区已经建成3小时脑卒中急救圈,不仅优化了脑卒中急救流程,提高了脑梗急性期静脉溶栓的比例,也改善了脑梗患者的预后。作为本市脑梗溶栓指定医院,我们团队3年前就救治过一位89岁突发急性脑梗的老人。该患者发病后,40分钟左右就送到了我们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诊断、评估,并为他进行溶栓。溶栓后30分钟,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左上肢能上举,45分钟后,症状完全改善,四肢肌力恢复正常。所以,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现脑梗征兆或发生急性脑梗,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送患者去医院救治,不容分秒耽搁。及时迅速地进行超早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大意义。”徐晓云主任提醒:“脑梗的复发率是很高的,5年内的复发率是30%以上,三成以上的患者会因复发再次住院。因此,患者经过救治康复后一定要遵守医嘱指导,长期坚持包括服药在内的二级预防措施。”对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血管中有斑块就担心一定会发生脑梗的现象,徐晓云主任表示:“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等于一定就会引发脑梗,所以不要过度紧张,但应当引起警惕,控制可引起脑梗的各种危险因素。而脑血管检查正常,也并不保证就一定不会发生脑梗,因为其他疾病也会诱发脑梗。”最后,徐晓云主任指出,对于脑卒中而言,“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中年以上人群应关注自己的脑血管健康水平。尤其是生活不规律者、吸烟、嗜酒者、肥胖者和有脑卒中家族史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都应定期进行脑血管体检或者脑卒中筛查,防患于未然。实际上,脑卒中筛查不仅仅对预防脑卒中有效,对于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的预防,也是有效的。
|